干部监督当从“早”从“小”从“严”
发布时间: 2017-06-06
来源: 望高镇政府 于娟
打 印

习近平同志曾指出,“要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,抓早抓小,有病就马上治,不能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。”中纪委提出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中的第一种“让‘红红脸、出出汗’成为常态”也正是此理。表面看似“小事小节”,但事关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。抓干部监督管理,当从“早”字着眼,“小”处入手,“严”字当头。

干部监督,要在“早”字上着眼。中医上有一种疗法叫“治未病”,说的就是在病还没发生时早打“预防针”。同样,干部监督也需要在“未病”、“未变”之前先防先“治”。 早发现、早教育、早查处。“早发现”主要通过信访举报、明察暗访、检查考核、巡视巡查等渠道实现;“早教育”主要通过谈话教育、信访监督提醒、风险干预等方式提醒党员干部及时纠正小、微、苗头性问题;“早查处”主要以“零容忍”态度查处小、微、苗头性问题,避免问题扩大化。通过“三早”起到警示、教育和预防作用,帮助干部树立廉洁意识,及时祛除自己思想上的尘埃、认识上的雾霾和“皮袍下藏着的污垢”,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。

干部监督,要在“小”处入手。俗话说,守好小格子,方有大格局。很多干部开始都很优秀,后来走偏,就是因为不守小节,思想和行为出了格。从严管理监督,注重在管早、管小、管在平时。多当“保健医生”,才能少动“外科手术”,对干部应早打“预防针”、常敲“警示钟”。三国时期,蜀国开国之主刘备死前,特意给儿子刘禅留下遗嘱: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。意在告诫后人要小事当慎、小节当拘。俗话说:“针眼大的窟窿可以透过斗大的风”。在全面从严治党、持续反腐的高压态势下,监督干部,更应当从小处着手、从小事提醒、从小节惩处,将腐败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,坚决不能让干部“带病在岗”。前不久播出的《永远在路上》警示教育片同样告诫我们,从严监督干部,务必抓早抓小,防微杜渐。

干部监督,要“严”字当头。“严管就是厚爱”。干部作风直接连着党风、政风、民风和社风,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。作风好坏决定人心向背,在优良干部作风的形成上,严格监督至关重要。过去一些干部出问题,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管理上失之于宽、失之于软。一些曾经屡禁不止、多少个文件也难以解决的问题,如公款吃喝、公款送礼,当“裸官”“吃空饷”,档案造假、违规兼职等等,这两年都取得很好的整治成效。实践表明,只要真管真严、敢管敢严,就能把干部管住管好。只有切实加强对干部作风的监督,“严”字当头,制度开路,才能使干部不敢懈怠、不敢失责、不敢滥权。

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”,就是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依纪监督、从严执纪,坚持“抓早抓小”,注重早教育、早发现、早处置,将严明纪律体现在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中,让纪律严起来、落下去。

主办:中共贺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监察委员会
地址:贺州市贺州大道1号 邮编:542899 【通讯员投稿】
桂公网安备45110202000060号
桂ICP备2021006444号-1